1月20日,由全國衛生生產企業管理協會武術與健康分會主辦的《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武術與健康分會籌備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啟幕,武術界人士齊聚一堂,共同研討“武術與健康”。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體育與養生研究室書記楊慧,原北京市武術協會八卦掌五屆會長高繼武,北京形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王萬友,河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耿軍,中國少林弟子協會會長釋延威,武當玄武派弟子田理陽道長,八卦掌第五代傳人吉青虎,陳家溝天才太極院朱保林,崆峒派武醫研究院北京分院院長劉仲美,臺灣武術協會理事長陳清欽,邯鄲學院太極文化學院講師范江濤,以及少林、武當、崆峒、太極、八卦、形意、南拳、查拳、螳螂拳等名家和海內外近40多位武術同仁齊聚一堂,智慧碰撞。會議由武術與健康分會籌備會負責人呂先銘主持。
會議就如何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相關要求,如何更好的“傳承武術文化”,達到“人人習武健身”的局面等相關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者普遍感到這是一場真知灼見頻現的思想盛宴。
近年來,由于個別業余武術從業者頻繁約架,貌似傳統武術“沒有真功夫”甚囂塵上,加之“武術大師”中魚龍混雜,一時間讓公眾對中華傳統武術產生種種質疑。
武術與健康分會籌備組長(擬任會長)呂先銘表示,雖然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也要去偽存真,建立武術健康事業產業化運營的信用體系。武術與健康協會將設立專家委員會和各個拳種專業委員會的武術家和單位會員的武術培訓機構進行評審,評審后對武術家會員、武術培訓機構單位會員給予客觀評述,不得夸大功力、捏造背景歷程、虛構案例,讓公眾選擇武術健身教練老師和培訓機構時能夠放心,在全球范圍內對評審過的武術家和武術培訓機構,將會授權其使用武術健康行業自律聯盟品牌標志,對于使用標志未經授權的,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體育與養生研究室書記楊慧女士介紹了中國武術學院在導引養生方面的多年實踐經驗,認為像吉青虎(86歲)和張廣德(82歲)兩位高齡武術家仍然還有如此好的競技狀態,是武術健身的成功案例。
北京八卦掌研究會名譽會長高繼武、北京形意拳研究會名譽會長王萬友等京籍武術家分別代表北京武術界表示支持武術與健康分會的成立,認為這是傳統武術發展新的里程碑。
功夫聯盟主席王奎安表示,他在聽說將要成立一家武術與健康方面的全國性協會,興奮了好幾天。他和很多海內外武術家都認為,武術是最好的健身方式,呂先銘發起的武術與健康分會將為武術健康產業打造一個航空母艦,能夠讓各門各派充分交流,又能保持個性特點,有序創新,讓大眾有更多的選擇。
籌備組秘書處公布了武術與健康分會的主要業務:包括武術與健康的學術研究;武術與健康的培訓活動;組織相關比賽;進行武術與健康產業的運營指導;組織武術與健康相關的國內、國際交流活動,共五個方面。武術與健康分會秘書處由法學專家張霞、食藥專家倪裴和季川、白建軍等部分在京武術家共同具體負責。
呂先銘表示,之所以讓法務、食藥方面專家主管秘書處工作,就是要確保武術健康產業運營能夠“依法經營、科學執行”。呂先銘作為經濟學家主要從事經濟心理學研究,他也會結合現代經濟社會各種現狀,讓武術健康培訓能夠滿足人們的商務需求。
臺灣武術協會理事長陳清欽表示,大陸武術界走在了武術發展的前沿,發展模式有所創新,而且能夠集眾家所長,非常不容易,值得臺灣及海外各地武術界借鑒學習。他表示將會帶團參加武術與健康分會將于今年3月26日在北京舉行的成立大會。
大會尾聲,武術家分別展示各自的拳種,把會議氣氛推向了高潮,在“天下武術一家親”的熱烈氛圍下圓滿閉幕。與會部分代表就武術與健康相關課題將與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做進一步交流。
業界人士認為,中華武術的技擊實戰和健身養生不可分割,只有化繁至簡,才能更好體現出傳統武術的魅力,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習武健身的隊列中,人人習武健身有望成為潮流。